李克强在博鳌:经济与文明“二重奏
更新时间:2016-03-28
点击次数:1074
李克强总理3月24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午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下午分别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理事长萧万长一行、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并同中外工商、金融、智库、媒体界人士举行对话会。
四场活动衔接,连贯起李克强在博鳌的一日。密集的安排、丰富的信息,看点层出不穷。有媒体以“头脑风暴”描述总理这一天的活动强度和思想深度。若做一梳理,从李克强的大量话语中可以发现两条鲜明的主线——经济与文明。这两条线相互交织,可谓“二重奏”。
在主旨演讲中,李克强指出,亚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关于前者他说:中方积极倡议筹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亚洲参与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区域贸易安排,应力争在2016年完成谈判。关于后者则论述道:开放包容是亚洲文化的根脉。亚洲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多样并存、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要用好各类交流对话平台,拓展和深化人文交流,不断增强亚洲的凝聚力。中方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他提出两者的结合点在于:越是在经济下行、地区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刻,各国越需要在友好传统中汲取经验,从共同追求中凝聚智慧。可以这样认为,李克强为经济复苏开出的药方中,文明的经验和智慧正是关键的“药引子”。
事实上,“两会”后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就曾在答问中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如果说当时还有媒体评论注意到,这层意思似乎不那么显眼,以至于“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很少把这段话拿出来单独解读”,那么此次在博鳌,经济与文明的“二重奏”,则已构成总理黄钟大吕般的发声。
会见萧万长一行,李克强表示,我们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以实现两岸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这当然是在说经济。而强调“两岸一家亲”理念,“两岸同胞的血脉关系是割不断的”,这是从文明在说,中华文明是最根本的纽带。
总理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时,福田康夫理事长对他上午演讲中关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倡议深表赞同,并极有兴趣地询问细节。李克强再次明确地将经济和文明结合在一起进行阐述:各国应在对话和讨论中增进理解,形成共识,有了共识才有和谐,有了和谐才有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新变化,孕育着新的产业革命。我们的发展需要活力,亚洲文明多样性和包容性可以在凝聚共识中迸发出新的火花。
对话会是当天的另一场“重头戏”。内容主要围绕经济话题展开,但当美国彭博新闻社总编米思伟就中国在IMF投票权的增加以及倡议建立亚投行等提出一个颇显“犀利”的问题,“中国的长期政策是要打造一个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平行宇宙’吗”,李克强当即明确否定:“中国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受益者,我们为什么要去另起炉灶呢?”他进而指出,中国也是这一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中国希望世界平衡发展,同时增加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但这是在现行国际体系内。
这是站在文明的高度来回答经济问题。当世界在一种平衡的秩序中获得发展,实际上是全球在分享一种文明的成果。每个国家都应为维护和推动这种成果作出自己的贡献。惟如此,才能基于文明的立场消除彼此疑虑,才能从文明的经验和智慧中找到发展的路径和信心,也才能“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赢得世界的尊重”。这可谓此次在博鳌,李克强的最强音。(摘自 新浪网)